第一次当妈,现在娃25天。踩了很多坑。在这里写下我的经验,帮助后来人避坑。
这系列的主题是:婆婆抢孩子怎么办?
下面开始。
婆媳矛盾是从生娃后开始的。
我将要生时,婆婆不请自来。我努力把她来的时间延后了两个周,但终究该来的还是要来。
我还没生的时候,我就早出晚归,每天躲到办公室去,也就睡觉时间打个照面。尚且能忍。
大战是从我生娃后开始的。
刚生完孩子,我身体虚弱,面对婆婆的抢孩子行为我是无力作出反应的。
住院四天,老公还算照顾我的情绪,婆婆让我不舒服,老公见状都及时来排解,所以暂且还能过得下去。
出院后,老公的重心逐渐转移回工作上,婆媳大战就不可避免了。
所以,应对婆婆抢孩子第一条经验:刚出产房,闭上眼睛专心调养自己。后面的日子还长。这个阶段要注意的就是老公的态度。
1.如果他们全家人都围着孩子转,把你当透明人,那就当机立断,打电话立刻马上叫自己的娘家人来。如果没有娘家人可以叫,那就是透支卡也请立刻马上给自己安排一个月子中心/或者请一个月嫂来。
2.如果老公还算照顾你的情绪,那么就姑且观望。但是判断好,这宝贵的几天住院时间里就必须要下决定到底是月子中心/月嫂/娘家人,还是面对婆婆。这个阶段的妈妈情绪最强,执行力最佳,等稀里糊涂拖到出院,那后面就越来越混乱,事情会逐渐失控。
3.如果婆婆催着你出院,但是你还没决定好,或者你觉得你还很虚弱,那就温柔且坚定/虚弱且坚定的告诉她:我还很不舒服,我想我需要再住院几天。然后自己去跟主治医师沟通好,你是不是还可以继续住着。
我当时住满三天婆婆就焦急的想出院,毕竟陪护的人是很不舒服的。她一天三次去问主治医师我可以出院了吗。主治医生本来不想让我出院的,扛不住婆婆的压力,只多让我住了一天,就出院了。出院后我去另一个医院催奶,碰到那里的医生很惊讶的说:你这么虚弱,四天就给你出院,你的主治医生怎么想的?!要是在我这儿,至少得给你住满七天!
我瞬间就明白了。
所以,现在的医生怕医闹,特别是年轻医生。所以,一旦你放任你老公或者婆婆去给医生施加压力,医生会理解为这是你全家的意思,于是尽早给你办理出院避免纠纷。所以,你一定要在他们有让你出院的念头的时候,就叫上老公陪你去找医生,你自己问医生,把你的态度表达给医生,而不是躺在床上昏昏噩噩,任由婆婆在那里上蹿下跳。
这是我踩的第一个坑。
出院了,我很虚弱,奶水也很少,婆婆又呱噪、向全世界嚷着娃妈没奶了、娃爸开始买大罐奶粉准备奶粉养娃。我当时也不懂,以为自己真的没奶,还好老公觉得母乳还是必要的,于是带着我去医院通乳。去了医院,护士长说,你奶水很正常啊!多喂喂就顺了。还挤了好多奶给我看。
医院回来后,婆婆还是在嚷嚷没奶没奶。我就吸奶器挤了120ml(护士长的功劳,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挤不出这么多奶来),让她喂给娃。
她短暂闭嘴了。
我以为世界和平了的时候,第二天奶水又开始少了,我知道我应该再去医院找护士长,然而我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放弃找护士长,单纯觉得太麻烦。现在想来,当时是最好的改变“没奶”这个状况的机会,然而我却放任它没抓住。
第三天奶更加的少,吸奶器直接吸不出来了。婆婆的没奶论,又开始肆无忌惮的冒头了。然而此刻我已经没机会再去找护士长了:有些事情,就是要趁热打铁,一旦凉了,你再也不好再捡起来的。(这就是人情世故吧。)
于是我很压抑。一方面因为自责自己没奶,和自己的痛失良机,另一方面婆婆的言论和老公对母乳的期望让我透不过气来。我那几天最多的时间都在洗手间里把自己反锁起来,一个是产后便秘,更多的是逃避压力。没少在洗手间偷偷的哭。眼睛哭肿了,拿冷水敷敷,直到看不出来了再出去。
所以,应对婆婆抢孩子的第二条经验:母乳的功课,要提前做好。
1.孕35周+后,开始去好好咨询周围生娃没多久的妈妈们:产后多久下奶?不下奶怎么办?多看看短视频科普。自己习惯用哪个平台刷短视频,就在哪个平台找科普。有很多关于催乳的原理、手法、示范教学,好好学习起来。我孕期里对这些毫无意识,躺平到生娃没奶了才发现大事不妙。没奶了之后,我还觉得那些科普是伪科学,一点儿不信,后来到了产后20天,实在绝望了,死马当作活马医,照着科普视频催乳,居然催出来了,才发现我的愚昧,硬生生让我扛了20天的苦。这是我的教训,后来人不要重复我走过的老路。科普视频有很多,方式方法也很多,酌情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
2.孕晚期就要问好,老公对母乳的态度。这个很容易被忽视,却又很重要。当婆婆站在你的对立面的时候,老公对母乳的认知,直接决定了你的待遇。我是运气好,当时也没问过老公,还好老公是个坚持“母乳是必要的”的人。于是带着产后奶水稀薄的我去了医院,找医生找护士、想办法给我通乳。要知道,产后虚弱的产妇,没有老公的帮助,是哪里也去不了的。也是老公坚持母乳下,婆婆才稍微收敛一点,还给我把娃抱过来让娃给我吸一吸(就算婆婆只是把娃抱过来做个样子,你也要抓住这点稀薄的机会,在婆婆又要抢回的时候不撒手,告诉婆婆:让娃再吸一会儿。这一步婆婆妥协了之后,接着走下一步:早中晚三次,让婆婆把娃抱过来帮你催奶。循序渐进。越往后频次越来越高,直到你通乳为止。)
为什么我婆婆跟大多数婆婆不一样呢?大多数娃妈的困扰是,婆婆忙着给产妇催奶、各种下奶汤强迫产妇喝。而我婆婆,她生第一个娃的时候,早产太多,身体本能还没反应过来要生产奶,娃就早产了,于是把我老公喂养米糊长大(那个年代还没有普及奶粉,具体可以看飞鹤公众号的我国奶粉发展历史科普),她的脑子被深深的植入了“没有母乳喂养也是可以长大的”这个观念。而我老公的执念则是自己小时候没喝到过一滴母乳是一种遗憾,到了自己的娃,一定要给他喝到母乳健康长大。所以,关于母乳喂养的观念,最佳沟通时机,其实是结婚前。如果双方对此理念对立,那么,除非沟通出来一个双方能接受的方案,否则,可以换人了。这个时候,选择大于改变。就像你不能接受抽烟喝酒的男人,一开始就不要选择,千万不要明明不能接受、迫于现实没得选、还是选择了,然后试图去改变他。他会觉得很奇怪:我在不认识你之前就抽烟喝酒了,认识你之后我也抽烟喝酒的,怎么跟你谈了个恋爱开始让我不要抽烟喝酒了?
3.下奶汤的问题我是没碰上过。婆婆无所谓母乳问题,自然她的精力都用在给娃喂奶粉上了,给我吃饭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老公往冰箱里放了很多奶,我饿了就去喝牛奶,能动了自己去厨房找吃的。婆婆每天就给我煮四个鸡蛋加一碗红糖水,之后再也没有了。中午晚饭,她做得是很丰盛,却没有一个菜是我的:臭豆腐、油炸鳝鱼、凉拌XX、酸辣鱼、水煮肉片。大家吃好喝好,唯独我除了白米饭之外没有吃的。这个时候心态要稳,找不到吃的就叫美团外卖,看见合适的食材就自己煮了吃。别把精力用在抱怨婆婆煮的饭菜问题上。吃不进去的就不吃。婆婆还给我煮汤圆,我一口吃不进去,直接倒了。这个时候,不要勉强自己,不要觉得浪费食物可惜。保存精力,保存体力,不要虐待自己,在能力范围内让自己吃好喝好。我曾跟老公抱怨过一次,说我跟婆婆说我想吃白菜,厨房里明明也有白菜,却不煮给我吃。老公说我怎么把人想得这么坏?于是我此后闭嘴、绝口不提。后面的战役还长,保存体力,修养好自己。虚弱的时候总会过去。记不记得我们坐飞机时候,起飞前播放的安全教育视频:遇到紧急情况,请先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帮助你的孩子———这个理念,放到月子期间也是适用的。活下来,才能战斗下去。
这是我踩的第二个坑。
上一篇:堵奶之小白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