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都表示宝宝总是不爱开口说话,是不是身体有什么问题?
其实不少孩子的语言发育滞后,跟生理发育无关,而是跟朝夕相处的家人有关,而阅读绘本是其中一种非常有效且简单引导宝宝开口的方式,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宝宝进行阅读引导呢?一、展现面部表情和手势
对于从未拥有语言功能的宝宝来说,任何一种声音,只是表示有人在身边,但随着宝宝语言快速发展时期的到来,6-7个月时,宝宝就会开始积极的模仿说话的声音。
哈佛儿童发展中心在最新的早期大脑研究综述中明确指出,每天来往回复的互动,孩子对照看人的咿咿呀呀、展现出的面部表情和手势等,在塑造大脑结构的所有体验是最重要的。也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针对幼儿的早教活动或视频中,他们的嘴型和肢体动作尤为夸张,成人觉得做作,但对于孩子来说,却是理解语言并帮助宝宝顺利模仿学习最重要的方式。
比如在阅读绘本中,我们可以用耷拉的嘴巴,摸摸肚子,低沉的声音去表达:“妈妈,我饿了,快喂我吃饭吧。”不用过多解释,孩子自然知道饿的时候该用什么语言表达。二、语言词汇高频且日常
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曾提出“用进废退”理论,表示脑突触在反复接受相同信息时会产生更多的突触,但是如果所产生的突触不经常刺激或者使用,它就会逐渐退化。
因此阅读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度越高,运用频率越高,越能加深孩子大脑记忆的沟回,更能不断刺激海马体,使脑内神经元连接更紧密,记忆更深刻,让开口变得更加顺其自然。
肚子饿了要吃饭,睡醒了要起床,跟小朋友一起玩,看望爷爷奶奶等,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事,无需刻意记忆,都是无形中引导宝宝开口的最简单方式。三、激发宝宝阅读兴趣
根据宝宝视觉发育,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因为即使很小的婴儿,也能很好辨认出明亮的颜色和对比强烈的颜色,因此不难发现现在大多数的早教产品都大量使用对比色。
对于阅读同样如此,对于宝宝的绘本,一定要让宝宝觉得有意思,足够吸引眼球和引起兴趣,才能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让孩子把满足感、阅读行为和开口表达联系起来,继而促使相关神经元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