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看五月娘家老大说话卡在“然后”“那么”上的例子。
对每个孩子而言,“说话”从来就不是同等难度的事。我家老大8岁,老二3岁,我甚至觉得老二的表达能力要超过老大,不管是话语节奏还是词汇的丰富性,这真的是人先天的差异。
而对于我们家老大,我们就一直在语言能力上,不断地“降妖除怪”!
一、慢半拍。
老话儿都说“嘴跟着腿”,小孩儿会走路了,也差不多该学说话了。我们家老大不是的。人家孩子开始baba,bo,ma吐字儿了,他也不学;人家开始说词儿了,他说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嘣;人家说句子了,他刚学说词儿;人家会用形容词副词了,他说的就是人家的“缩句”。
我很佛系!——后来他所有的字词句也都会了!!
二、吐字不清。
老大在小学入学前,还有很多声母发音不准,比如“姥姥”一直喊“扰扰”,g、k、zh等也都发音不到位,一度曾想找专门的机构矫正一下,是生理的问题还是什么?又担心给孩子带来心理负担,就心大地“静待花开”了。
我很佛系!——后来他所有的字音也都可以读准了!!
三、怕生。从小到大,老大跟外人打招呼就不是很自信。不管是遇到邻居、老师、同学,或是去吃麦当劳跟阿姨要包番茄酱……统统不愿意!当然在我的“软硬兼施”下,也曾成功过几次,但也只是偶尔!
我很佛系!——也许天性使然,慢慢变好就OK!!
四、断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大说话开始带口头语“然后”,不管合不合适都要带上,而且说一句话要加几个“那么”,连带着整句的重音都没了,经常该顿的时候不顿,不该顿的时候停了;而且越要着急表达一个意思的时候越严重。
我再也佛系不下来了!有时会突然打断他的话,让他重说!虽然我知道这样的效果可能是反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求助?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陌姐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异禀,每个孩子在说话的路上都有要渡的劫。虽然五月娘的心态很佛系,但我想也必须有所行动了,是该帮助孩子找找表达技巧了。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数理逻辑、空间 、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等多个维度,每个人的擅长领域都会不同。所以,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每个人先天的基础就是不一样的。
我们每个人在思考的拖延时间里都可能所发出的一些转折词、口头语、赘语。产生的原因可能有想法的转换、过度的紧张、甚至语速过快 、比如心理紧张的时候孩子会忘词,不得已用“嗯,那个,然后”这些词来赢得回忆时间。
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对症下药。家长呢可以有针对性地做记录,刻意训练少用或不用;同时要特别有耐心的跟孩子反复的完成同一个内容,一句一句去梳理,用更加准确恰当的词来代替然后,制作表格,让孩子看到自己减少然后的进步。
这里帮大家做一个记录表。
当然,最重要的是避免孩子跟家长说话心理紧张的状态,他知道你要批评他的时候,他就更紧张了,不妨把这个表达上的问题,来做成一个游戏。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那么明显了。
家长们也可以把你们孩子在说话、表达方面遇到的问题发给我哦,我带着大家一起培养家里会演说的娃!
下一篇:宝宝血管瘤治疗过程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