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教学设计
创始人
2025-11-13 03:17:22
0

《逢入京使》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逢入京使》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教学过程: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一、导入:动画导入

  二、作家作品导知

  这是一首边塞诗,(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的创作为百花齐放的盛唐诗坛,增添了色彩。此诗约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岑参)第一次从军西征,他辞别了居住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了漫漫的征途。岑参的从军,思想上有两根精神支柱:一个支柱是(建功边陲)的理想在鼓舞着他,他曾自言:“功名只应马上取,真正英雄一丈夫。”另一个支柱是,他认为从军出塞,是为了(报效祖国),赴国家之急。他曾自我表白:“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正是基于这两点,所以他的边塞诗多数是昂扬(乐观)的,表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和震撼大地的声威。但当一个战士踏上征途之后,他们不可能没有(思乡)的感情,也不可能不思念父母妻子。

  三、作品欣赏:

  1、诗的第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是写眼前的(实景)。

  “故园”指自己的家园,“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也说明自己在走马西行。“路漫漫”三字,说明(离家之远)。诗人辞家远征,回首望故乡,自觉长路漫漫,平沙莽莽,真不知家山何处?“漫漫”二字,给人以茫茫然的感觉。下句诗“双袖龙钟泪不干”写思乡的(情状)。思乡之泪,龙钟交横,涕泗滂沱,这多少有点夸张,但仍不失真实,我们仍然可以说上句写的是实景,下句写的是(实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句,(“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彼此行色匆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

  3、如果将这四句诗比高下的话,我以为后两句诗更有味,这两句诗好就好在诗人提炼出特定环境下的典型情节,既自然、合情合理,又别出心裁,诗人摄取的生活镜头,有浓厚的边塞生活气息。“马上相逢”的情节,很有军旅生活的特色,描绘出彼此行色匆匆的情景,因无纸笔而用口信代家书,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新鲜之感。

  4、此诗语言自然质朴,不假雕琢,好似信手拈来,随口而出,既有生活味,又有人情味,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四、作业:

  背诵课文。

  五、拓展:收集有关于思乡的诗词,或边塞诗做摘抄并背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unit4 Goodbye ... unit4 Goodbye 教学反思  单词table 学生读得不准,可能是因为母语中没有[ei]的...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反思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反思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教学也踏上了一条由乐助学的新路子。如何上好...
珞珈山樱花 珞珈山樱花珞珈山樱花珞珈山樱花(珞珈山樱花)珞珈山樱花,顾名思义,是开在珞珈山上的樱花。珞珈山又称罗...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   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的教学工作能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真正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
考研名师讲堂:计算机专业统考... 考研名师讲堂:计算机专业统考重点复习两部分北京考试报讯(记者 陈霄飞)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
《雪儿》一课反思 《雪儿》一课反思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所谓反思就是能够迅速从一...
白钨矿的意思, 白钨矿的解释 白钨矿的意思, 白钨矿的解释【词语】 白钨矿【全拼】: 【bái wū kuànɡ】【释义】: 矿物...
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新加坡留学: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制度 提及新加坡的教育方针,相信大部分人也会知道当地十分重视培育下一代,...
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浮力》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
《助跑3—5步的跨越式跳高》... 《助跑3—5步的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