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admin
2020-12-31 02:55:27
0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高电压用的连接器中,需要具备防止触电结构,以使得操作连接器的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不会与端子接触而触电。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如下连接器:通过在阳端子的前端引入到板内部的前方位置与使阳端子向前方突出的后方位置之间滑动的动板,防止工具、操作者的手指与阳端子接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84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采用如上述的动板的防止触电结构中,有结构复杂化的问题,因此在这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简化的结构防止触电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在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方向上的前方侧开口;端子,支承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组装方向延伸,且呈平板状;金属制的屏蔽构件,支承于所述壳体,以与所述端子在所述组装方向的正交方向对置的方式包围该端子的周围;以及保护盖,具有将所述端子中的在所述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覆盖的前方包覆部和卡止于所述屏蔽构件的卡止部,通过所述卡止部的卡止而固定于所述屏蔽构件,所述连接器以所述保护盖固定于所述屏蔽构件且所述前方包覆部将所述端子的所述前端部覆盖的状态与所述对方连接器连结,在所述端子的板面具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接触的触点。

根据上述方式,通过仅仅将具有将端子的前端部覆盖的前方包覆部的保护盖组装固定于屏蔽构件的简化结构,就能够防止由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接触而导致的触电。另外,在组装有保护盖的状态下,能够与对方连接器连结。

解决上述课题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在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方向上的前方侧开口;端子,支承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组装方向延伸,且呈平板状;以及保护盖,具有将所述端子中的在所述组装方向上的前端部覆盖的前方包覆部和卡止于所述壳体的卡止部,通过所述卡止部的卡止而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器以所述保护盖固定于所述壳体且所述前方包覆部将所述端子的所述前端部覆盖的状态与所述对方连接器连结,在所述端子的所述板面具有与所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接触的触点。

根据上述方式,通过仅仅将具有将端子的前端部覆盖的前方包覆部的保护盖组装固定于壳体的简化结构,就能够防止由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接触而导致的触电。另外,在组装有保护盖的状态下,能够与对方连接器连结。

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保护盖具有一对侧方包覆部,一对侧方包覆部从所述前方包覆部伸出并将所述端子中的在所述组装方向的正交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覆盖,在各所述侧方包覆部设置有所述卡止部。

根据上述方式,因为端子的两端部被保护盖的侧方包覆部覆盖,所以能够设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的结构。

在上述连接器中,所述保护盖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与所述组装方向正交且与所述端子的所述板面平行的方向上的所述前方包覆部的两端部沿着所述端子的板厚方向突出。

根据上述方式,通过保护盖的突出部,能够设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的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用简化的结构防止触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端子的伸出方向观看图1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4-4线剖视图。

图5是变更例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中的xyz轴基于图1的正交坐标系,x轴表示连接器的宽度方向,y轴表示与x轴正交的连接器的进深方向,z轴表示与xy平面正交的连接器的高度方向。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是例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高电压用的连接器,例如是与在未图示的线束的端部设置的对方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另外,在附图中,将连接器1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方向(沿着z轴方向的方向)用箭头d示出(以下称为组装方向d)。

连接器10具备:绝缘性树脂等树脂制的壳体11;一对端子12(阳端子),设置于壳体11;一对屏蔽构件13,与一对端子12分别对应地设置于壳体11;以及一对保护盖14,固定于屏蔽构件13,将一对端子12分别部分地覆盖。

如图1~图4所示,两端子12相互呈相同形状。各端子12呈在z轴方向延伸的平板状,以各端子12的板面12a(主面)与x轴方向(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另外,端子12在x轴方向排列设置。各端子12的板面12a形成与对方连接器的未图示的对方端子(阴端子)的触点。另外,一对端子12分别与正极侧的电线及负极侧的电线电连接。另外,在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一对端子12及它们的周边结构(一对屏蔽构件13、一对保护盖14以及壳体形状)相互呈对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12的两板面(形成与对方端子的触点的板面12a和其背面)成为没有被保护盖14覆盖的结构。

壳体11具备:平板状的基部21,沿着xy平面;周壁部22,从基部21向组装方向d延伸;以及屏蔽保持壁23,在周壁部22的内侧从基部21向组装方向d延伸。基部21具有在z轴方向贯穿的一对端子插通孔24(参照图3及图4)。在各端子插通孔24中插通保持有各端子12。

周壁部22形成为局部被切口的环形,在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方向d的前方侧开口。各端子12从基部21的端子插通孔24向组装方向d延伸而位于周壁部22的内侧。所述对方连接器嵌合到周壁部22,在该嵌合状态下,各端子12的板面12a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接触。另外,对方端子构成为相对于端子12的板面12a以向x轴方向的弹性力接触。

屏蔽保持壁23分别设置于x轴方向(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上的各端子12的两侧。即,屏蔽保持壁23与正、负极的端子12分别对应地各设置有一对,在该一对屏蔽保持壁23之间配置有端子12。

各屏蔽构件13由作为导电性材料的金属板材构成,两屏蔽构件13相互呈相同形状。屏蔽构件13具有围绕部31,围绕部31形成包围在端子12的周围的环形(从与组装方向d平行的z轴方向观看为环形)。围绕部31具备:一对第1侧部31a,与y轴方向(连接器10的进深方向)正交;和一对第2侧部31b,与x轴方向(连接器10的宽度方向)正交,由各第1侧部31a和各第2侧部31b形成在z轴方向观看为大致矩形的环形。将端子12中从基部21(端子插通孔24)向组装方向d突出的部位作为突出部位12b(参照图3及图4),围绕部31构成为包围在突出部位12b的基端部(固定端部)的周围。

围绕部31的各第1侧部31a相对于端子12的板面12a呈垂直,并且与端子12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12c对置。另外,围绕部31的第2侧部31b相对于端子12的板面12a呈平行。在各第1侧部31a及各第2侧部31b形成有朝向壳体11的基部21延伸的伸出卡止部32。各伸出卡止部32在z轴方向贯穿基部21,并且各伸出卡止部32的顶端部(组装方向d的后端部)在基部21的背面(与周壁部22相反的一侧的面)侧折弯。由此,各伸出卡止部32在z轴方向卡止于基部21。

屏蔽构件13具备从围绕部31的各第2侧部31b沿着组装方向d延伸的伸出部33。各伸出部33设置于端子12的x轴方向的两侧。各伸出部33沿着屏蔽保持壁23的外侧面(与端子12对置的内侧面的相反侧的侧面)设置。另外,各伸出部33具有多个卡止爪33a,多个卡止爪33a卡止于屏蔽保持壁23的顶端部(组装方向d的前端部)。

在屏蔽保持壁23形成有从其y轴方向的两端部向x轴方向的内侧(端子12侧)延伸的伸出壁23a。围绕部31的各第1侧部31a沿着伸出壁23a的外侧面设置。

保护盖14是为了防止触电而设置的,由绝缘性树脂等合成树脂构成。保护盖14具备前方包覆部41,前方包覆部41将端子12的组装方向d的前端部12d覆盖。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厚度形成为与端子12的板厚相等。另外,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一侧面与端子12的板面12a(具有与对方连接器的触点的面)形成为同一面。前方包覆部41的组装方向d的后端面与端子12的前端部12d抵接。另外,在z轴方向上,从基部21到前方包覆部41的组装方向d的前端部为止的长度被设定得与屏蔽保持壁23及屏蔽构件13的伸出部33的长度大致相等。

如图1及图4所示,保护盖14具备从前方包覆部41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沿着端子12的端部12c(y轴方向的端部)延伸的一对侧方包覆部42。各侧方包覆部42与端子12的y轴方向的各端部12c抵接。即,各侧方包覆部42将端子12的各端部12c覆盖。

如图1~图3所示,在保护盖14的y轴方向的两端缘分别形成有向x轴方向的一方侧突出的突出部43。各突出部43沿着端子12的板厚方向突出。突出部43从保护盖14的z轴方向的一端形成到另一端。即,突出部43从前方包覆部41的组装方向d的前端部形成到侧方包覆部42的组装方向d的后端部。另外,以端子12的板面12a为基准的突出部43的突出长度被设定得小于端子12的板厚。

侧方包覆部42在保护盖14的组装状态下插通在端子12的y轴方向的端部12c与屏蔽构件13的第1侧部31a(围绕部31)之间(参照图2)。另外,侧方包覆部42配置于在x轴方向相互对置的一对所述伸出壁23a之间。

如图4所示,在各侧方包覆部42的组装方向d的后端部形成有向y轴方向外侧(与端子12相反的一侧)突出的卡止爪44。卡止爪44插入卡止于卡止孔34,卡止孔34在y轴方向贯穿形成于屏蔽构件13的第1侧部31a。由此,保护盖14以将端子12局部覆盖的方式固定于屏蔽构件13。另外,在保护盖14的组装状态下,在侧方包覆部42的后端部与壳体11的基部21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在侧方包覆部42的y轴方向的内侧面形成有以随着朝向后端侧(自由端侧)而离开端子12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45,在该倾斜面45与端子12的端部12c之间形成有间隙。由此,在将保护盖14向z轴方向(与组装方向d相反的方向)组装时,能够使各侧方包覆部42通过与屏蔽构件13的第1侧部31a抵接而向y轴方向的内侧(端子12侧)暂时挠曲,并能够通过之后的弹性复原使各侧方包覆部42的卡止爪44进入卡止于各第1侧部31a的卡止孔34。另外,当使侧方包覆部42向y轴方向的内侧挠曲而将卡止爪44相对于卡止孔34的卡止解除时,也能够将保护盖14拆卸。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保护盖14的前方包覆部41和屏蔽保持壁23在x轴方向对置,那些前方包覆部41和屏蔽保持壁23的间隔被设定成依据安全标准的测试手指(省略图示)不能与端子12接触的尺寸。由此,可抑制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12接触而触电。另外,在保护盖14固定于屏蔽构件13的状态(前方包覆部41将端子12的前端部12d覆盖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器10与对方连接器连结并使对方端子与连接器10的端子12的板面12a接触。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保护盖14具有:前方包覆部41,将端子12的组装方向d的前端部12d覆盖;和卡止爪44,卡止于屏蔽构件13,保护盖14通过卡止爪44的卡止而固定于屏蔽构件13。因此,通过仅仅将具有将端子12的前端部12d覆盖的前方包覆部41的保护盖14组装固定于屏蔽构件13的简化结构,就能够防止由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12接触而导致的触电。

(2)能够以保护盖14固定于屏蔽构件13的状态(前方包覆部41将端子12的前端部12d覆盖的状态)将连接器10与对方连接器连结。因此,在与对方连接器连结时不必将保护盖14拆卸,能够更适当地防止由于接触到端子12而导致的触电。

(3)保护盖14具有一对侧方包覆部42,一对侧方包覆部42从前方包覆部41伸出并将端子12中的组装方向d的正交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12c分别覆盖,在各侧方包覆部42设置有卡止爪44。由此,因为端子12的两端部12c被保护盖14的侧方包覆部42覆盖,所以能够设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12的结构。

(4)保护盖14具有突出部43,突出部43从与组装方向d正交且与端子12的板面12a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前方包覆部41的两端部沿着端子12的板厚方向(x轴方向)突出。因此,通过保护盖14的突出部43,能够设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12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变更而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护盖14的形状等的结构是例示,能够根据结构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设为从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护盖14省略各侧方包覆部42,且前方包覆部41卡止于屏蔽构件13的结构(前方包覆部41具有卡止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护盖14固定于屏蔽构件13,但是不限于此,例如,如图5所示,也可以将保护盖14固定于壳体11。

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在壳体11的基部21形成的端子插通孔24与各侧方包覆部42的y轴方向的厚度相应地在y轴方向较长地形成,在该端子插通孔24中插通有端子12和各侧方包覆部42。并且,各侧方包覆部42的卡止爪44卡止于端子插通孔24的y轴方向的缘部。由此,保护盖14固定于壳体11。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仅仅将具有将端子12的前端部12d覆盖的前方包覆部41的保护盖14组装固定于壳体11的简化结构,就能够防止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12接触而导致触电。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在组装有保护盖14的状态下,能够与对方连接器连结。

另外,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在基部21的背面(与周壁部22相反的一侧的面)立设有将卡止状态的卡止爪44包围的保护壁51,由此,可抑制卡止爪44的卡止脱落。另外,在将保护盖14固定于壳体11的结构中,不必使侧方包覆部42与屏蔽构件13的第1侧部31a抵接,在该图所示的例子中,侧方包覆部42和第1侧部31a相互分离。另外,在将保护盖14固定于壳体11的结构中,也能够将屏蔽构件13省略。

另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侧方包覆部42在z轴方向贯穿基部21,在该侧方包覆部42的后端部(自由端部)设置的卡止爪44在基部21的背面侧卡止,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与保护盖14的卡止爪44卡止的壳体11侧的被卡止部形成于基部21的组装方向d侧(周壁部22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保护盖14的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一侧面与端子12的板面12a形成为同一面,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在进行连接器1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时,只要对方端子能够越过前方包覆部41与端子12的板面12a接触,也可以是前方包覆部41的所述一侧面比端子12的板面12a突出的结构(前方包覆部41比端子12增大宽度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两侧面分别比端子12的两板面(形成与对方端子的触点的板面12a和其背面)突出的结构。或者,也可以使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两侧面与端子12的两板面(板面12a和其背面)分别形成为同一面。

根据使保护盖14的前方包覆部41从端子12的板面突出的结构,成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12的结构,但是在进行连接器1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时,对方端子需要越过前方包覆部41。因此,通过以前方包覆部41的x轴方向的厚度越往z轴方向的前端部12d侧去越厚的方式在前方包覆部41的从端子12的板面突出的突出部位形成倾斜面,从而能够构成为:在进行连接器10相对于对方连接器的组装时,对方端子沿着前方包覆部41的倾斜面被引导,从而容易越过该前方包覆部4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出部43为从保护盖14的y轴方向的两端缘向x轴方向的一方侧突出的结构,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突出部43仅设置于保护盖14的y轴方向的单侧端缘。另外,也可以使突出部43向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突出。另外,也可以为将那些(保护盖14的y轴方向的仅单侧端缘的结构、及向x轴方向的两侧分别突出的结构)组合的突出部43的设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以端子12的板面12a为基准的突出部43的突出长度设定得小于端子12的板厚,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该突出部43的突出长度设定得大于端子12的板厚或者与其相等。

·只要通过适当地设定屏蔽保持壁23和保护盖14的侧方包覆部42的间隔(间隙),能够防止由于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与端子12而导致的触电,就可以从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护盖14省略突出部4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端子12的两板面(形成与对方端子的触点的板面12a和其背面)不被保护盖14覆盖的结构(露出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在保护盖14设置将板面12a的背面覆盖的包覆部、且仅有形成触点的板面12a侧露出的结构。

·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适于车辆的高电压用途,但是本公开的技术并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在车辆以外使用的连接器,还能够适用于高电压用途以外。

对能够从上述实施方式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思想进行记载。

(イ)所述保护盖的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前方包覆部形成到所述侧方包覆部。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设为操作者的手指、工具等更难以接触端子的结构。

本发明也可以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以其他的特有方式具体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也可以将在实施方式(或者其一个或者多个方式)中说明的部件中的一部分省略、或者将几个部件组合。应参照权利要求书,与权利要求书赋予权利的等同物的全部范围一起确定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1:壳体

12:端子

12a:板面

13:屏蔽构件

14:保护盖

41:前方包覆部

42:侧方包覆部

43:突出部

44:卡止爪(卡止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