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admin
2022-11-29 23:08:07
0
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减震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减震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2.汽车是现今生活中普及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上一般会安装减震器,用于防止汽车在行驶过较为颠簸的道路时车体发生剧烈震动。减震器的一端与车辆的悬架进行连接,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上的螺母与一个上支架进行连接。上支架安装在车身上。活塞杆能够根据不同的路况进行伸缩,并配合减震器内各阀体的节流作用使减震器对悬架做伸张运动时起阻尼作用。现有的减震器不可拆卸,无法进行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及车辆,所述减震器方便拆卸。
4.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护盖与外筒,所述外筒包括外侧壁,所述护盖包括顶板部以及自所述顶板部延伸的固持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外侧壁螺纹连接,以把所述护盖固定至所述外筒,所述顶板部的外轮廓呈异形形状,使用一设有手持部的工具拆卸所述护盖时,至少部分所述顶板部收容于所述工具的收容部内,转动所述工具的手持部,带动所述护盖转动,以拆卸所述护盖。
5.进一步地,所述外侧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固持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外侧壁围成收纳腔,所述固持部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
6.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部沿所述固持部的周向方向延伸超出所述固持部且所述顶板部与所述固持部同轴。
7.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部的外轮廓呈多边形。
8.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部的外轮廓与所述收容部的形状相同,所述收容部呈封闭状。
9.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与所述顶板部其中之一设有凸起,所述缓冲件与所述顶板部撞击初期,所述凸起与所述缓冲件或所述顶板部接触。
10.进一步地,所述凸起设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所述顶板部的上表面。
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的硬度小于所述顶板部的硬度,所述凸起呈向上拱起的弧形。
12.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还包括缓冲装置及活塞杆,所述外侧壁围成收纳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收容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护盖设有贯穿所述顶板部以及所述固持部的通孔,以供所述活塞杆穿过。
13.进一步地,所述顶板部高出所述外侧壁。
14.本技术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底盘以及上述的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与所述底盘连接。
15.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护盖包括顶板部,拆卸护盖时,至少部分所述顶板部收容于工具的收容部内,转动所述工具的手持部,带动所述护盖转动,以拆卸所述护盖,护
盖比较容易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同时,工具受力面积较大,损害较小,延长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示意图;
17.图2是图1所示的减震器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是图1所示的减震器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示出护盖的细节结构,仅示出减震器的一部分;
19.图4是用于拆卸图1所示的减震器的工具;
20.图5是图4所示的工具拆卸减震器时的示意图;
21.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23.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4.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00包括护盖2与外筒3。
25.所述外筒3包括外侧壁31。所述护盖2包括顶板部20以及自所述顶板部20延伸的固持部21。所述固持部21与所述外侧壁31螺纹连接,以把所述护盖2固定至所述外筒3,方便组装以及拆卸所述护盖2与所述外筒3。
26.所述减震器100还包括缓冲装置1、活塞杆4与活塞(未图示)。所述外侧壁31围成收纳腔310。所述活塞及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位于所述收纳腔310内,且活塞杆4可沿所述收纳腔310往复运动。所述活塞杆4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缓冲装置1,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活塞(未图示)。所述缓冲装置1包括缓冲件10,以降低缓冲件10与护盖2撞击时的噪音,也可保护护盖2免受撞击造成的损坏。
27.可选地,所述外侧壁31的一端设有内螺纹311,所述固持部21设有外螺纹211,所述内螺纹311与所述外螺纹211组配,以把所述护盖2固定至所述外筒3。
28.可选地,所述固持部21位于所述收纳腔310内。可选地,所述顶板部20高出所述外侧壁31。可选地,所述固持部21也可围设至所述外侧壁31的外侧,即所述外侧壁31设有外螺纹,所述固持部21设有内螺纹。
29.可选地,所述顶板部20沿所述固持部21的周向方向延伸超出所述固持部21,且所述顶板部20与所述固持部21同轴设置。所述护盖2设有贯穿所述顶板部20以及所述固持部21的通孔22,以供活塞杆4穿过。
30.所述缓冲件10的硬度小于所述顶板部20的硬度。所述缓冲件10由软性材质制成,比如聚氨酯或橡胶等,以降低缓冲件10与护盖2撞击时的噪音,也可保护护盖2免受撞击造成的损坏。
31.所述顶板部20的外轮廓呈异形状,比如,可以是多边形等非圆形状,优选边数大于等于8。在图2中,所述顶板部20的外轮廓为十二边形。
32.参见图4至图5所示,用于拆卸护盖2的工具5包括手持部51以及设置于手持部51的组装部52。所述组装部52设有收容部520。拆卸护盖2时,护盖2的顶板部20收容于所述收容部520内时,转动所述工具5的手持部51,即可把所述护盖2从所述外筒3上拆卸。所述工具5拆卸护盖2时,受力面积较大,可保护所述工具5,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拆卸护盖2时,容易操作,提高拆卸效率。
33.可选地,所述收容部520呈封闭状,使用时,把工具5从缓冲装置1的一端移动至护盖2处,使得护盖2的顶板部20收容于所述收容部520内。
34.可选地,所述收容部520也可设有缺口,使用时,顶板部20的一部分从所述缺口进入所述收容部520。
35.所述收容部520的形状与所述顶板部20的外轮廓的形状相同,以增加受力面积,可保护所述工具5,延长其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顶板部20的外轮廓呈多边形,工具5的受力面积较大,可有效地保护工具5且可防止工具5打滑,更加容易拆卸护盖2。
36.所述缓冲件10与所述顶板部20其中之一设有凸起202。所述凸起202减小了缓冲件10与护盖2的初始接触面积,降低撞击噪音。
37.所述凸起202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所述凸起202均匀分布,使得缓冲件10与护盖2撞击时受力均衡,可降低撞击噪音。
38.在图3中,所述凸起202设置于所述顶板部20。所述顶板部20包括上表面201,所述凸起202自所述上表面201延伸形成。多个所述凸起202均布分布于所述上表面201。
39.所述凸起202的表面呈光滑的弧形,避免凸起202刮伤缓冲件10。
40.所述减震器100还包括氮气罐6。所述氮气罐6与所述收纳腔310连通。所述氮气罐6分为两层,分别填充油液和氮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在所述氮气罐6内填充好油液和氮气,再将氮气罐6与外筒3的收纳腔310连通,使得氮气罐6可向所述收纳腔310内注入油液和氮气,形成油气混合体,活塞杆4运动时,油气混合体受到压缩,以增加减震效果。
41.所述减震器100还包括密封件7。所述密封件7固定至所述护盖2且与所述护盖2以及所述活塞杆4贴合密封,以防止所述通孔22处漏油或漏气。
42.参见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300包括底盘200和上述的减震器100。减震
器100与底盘200连接。减震器100安装在车辆300的底盘200上,以用于减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等,以改善车辆300行驶的平顺性,增加行驶的稳定性和乘坐的舒适度。
4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00的护盖2包括顶板部20,拆卸护盖2时,至少部分所述顶板部20收容于工具的收容部520内,转动所述工具5的手持部51,带动所述护盖2转动,以拆卸所述护盖2,工具5受力面积较大,损害较小,延长了工具5的使用寿命;同时,护盖2比较容易拆卸,提高了拆卸效率;再者,相较于在顶板部20设置凹孔,工具的销柱插入凹孔的拆卸方式,顶板部20取消凹孔,可避免缓冲件10与顶板部20撞击时,凹孔因排气造成的异响,可降低噪音,以及凹孔的锋利边缘也容易造成缓冲件10的损坏。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00可延长工具5的使用寿命、可降低噪音以及可避免损坏缓冲件10。
4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