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生孩子是让少女变成黄脸婆的“罪魁祸首”真的完整的体验过以后才知道,这里面其实有很深的“误解”,我的产后修复私教也曾告诉我,要说真正的元凶,其实带孩子才是!包括各种腰酸,骨盆前倾,脊柱侧弯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长期带孩子形成的,再加上经历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导致对自己身体变化察觉意识的降低,使得妈妈们很少能第一时间发觉,而且最主要的,二十四小时待机导致的长时间睡眠不足休息不够也是影响产后恢复的重要原因。
虽然带娃很辛苦,但每当看着嗷嗷待哺的一小只,在自己的哺育下躺在臂弯里睡得香香甜甜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顷刻间转化成了满满的爱,让人内心变得柔软又满足。
娃三个月以后,我第一次品尝到了乳头皲裂的酸爽,而且虽然裂了,娃饿了还是得接着喂,每次喂完都能疼出一身汗,那种钻心的痛简直比伤口上撒把盐更上一层楼!
因为一胎哺乳得很顺利,所以现在二胎的我根本没有想过哺乳期还会遇到这些糟心问题,导致自己根本束手无策,只能盲目的涂抹各种,从最开始的山茶油,到红霉素眼膏、羊脂膏、乳贴到乳头保护罩,折腾了一圈,堪称名副其实的血淋淋的心酸历程!!
折腾了一圈下来才发现这些东西除了红霉素眼膏有点效果之外,其他的都很鸡肋,比如乳头保护罩,套上以后娃根本不吃,即使吃也要喂好久才能吃饱,还时不时会卡到喉咙形成干呕,而且保护罩跟裂开的伤口一摩擦,反而更痛!最后是无意间刷一个帖的评论里看到说蛋黄油好用,买了一支,才发现新大陆,因为蛋黄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和卵磷脂,这些物质对皮肤的再生和代谢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快速促进伤口愈合,而且因为比较安全,不用每次都用湿巾擦一遍再喂,痛感也缓解很多,即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网上买,一支才十几块钱,一次一两滴,能用很久!
暂时的燃眉之急算是缓解了,但外用的终究是治标不治本,还是得找到为什么会皲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
哺乳因素
哺乳姿势不正确,喂奶时婴儿身体过度倾斜以致过度牵拉乳头。
哺乳结束后,强行从婴儿口中拔出乳头,可引起乳头皲裂。
每次哺乳时间过长,乳头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会造成乳头皮肤的损伤,从而易出现乳头皲裂。
哺乳后护理乳头方法不正确。
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混合使用,奶瓶喂养时婴儿会用舌头来调节液体的流动,同样的方法在母乳喂养时则可能会引起乳头摩擦,容易引起乳头皲裂。
乳头因素
乳房肿胀、乳头过短、半突、内陷、扁平及过小,婴儿吸吮时会特别用力,可损伤乳头表皮,从而出现皲裂。
新生儿因素
新生儿体重过大,吸吮力度大,会造成乳头皲裂。
新生儿哭闹、舌头圆钝和舌系带过短,吃奶时不能有效的包裹乳头和乳晕,不能有效的吸吮,造成乳头皲裂。
后来观察了下我家娃就是因为母乳和奶瓶混合使用导致娃一直用舌头顶着乳头导致的皲裂!真心希望这些知识所有妈妈都提前知道并且预防从而顺利哺乳,宝宝健健康康茁壮成长!
上一篇:宝宝出生5天了
下一篇:愿大家都没有身材焦虑